市中醫醫院第九屆冬病夏治節本月21日啟動
發布時間:2022-06-17 人氣:0
市中醫醫院第九屆冬病夏治節本月21日啟動
即日起接受預約
■ 記者 王陳陳 通訊員 葛德昇
市中醫醫院第九屆冬病夏治節將于6月21日啟動。
冬病夏治,指每到冬天就發作或加重的某些疾病,在夏天緩解期進行針對性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癥減輕或消失的一種傳統中醫特色療法。
治療手段有藥物穴位敷貼、穴位針刺、穴位艾條灸、藥物穴位注射、艾灸、埋線、刮痧、穴位拔罐、藥膳或內服藥物等,以“三伏貼”穴位敷貼最具代表性。在農歷三伏期間,采用天然中藥,貼敷相應穴位,通過透皮吸收和穴位傳導,有助于溫陽利氣、散寒、活血通絡、祛散伏痰、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從而對反復感冒、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哮喘、久咳久喘等具有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每7到10天穴位敷貼一次,每年5到6次,連續3到5年為一療程。操作簡便、費用低廉、安全無毒、副作用少。
三伏天橫跨小暑、大暑、立秋三個節氣,共30天,特殊年份是40天。為順應天時,敷貼治療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當遇到歷時40天的三伏天時,為保證治療的連貫性,確保每次敷貼的間隔時間相同,通常會在三伏前增加若干次,稱之為“預貼”,三伏后增加若干次,稱之為“加強灸”。今年六次貼敷時間是:6月21—7月15日(夏至預貼)、7月16—25日(初伏)、7月26—8月04日(中伏)、8月5—14日(中伏加強)、8月15—24日(末伏)、8月25——9月3日(伏后加強貼)。在這些時段都可以去做敷貼,貼敷當日,最好穿著寬松、色深、容易清洗的衣服,油性皮膚者宜在浴后或清洗背部后進行貼敷。
以下幾類情況的人群不宜做穴位敷貼治療: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處于發作期者;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的急性發熱期者;對敷貼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皮膚長有皰、癤等皮膚病或敷貼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孕婦和近期準備懷孕者;有嚴重心肺功能疾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因為敷貼膏中的很多中藥都是熱性的,因此陰虛火旺和體制壯實易上火之人不適合;咳嗽、腹瀉者最好也不要急于做敷貼治療。此外,正在服用冠心病、高血壓藥物的患者,要先向醫生咨詢是否需要調藥或停藥。糖尿病會影響皮膚傷口的愈合,為避免出現意外,此類患者要提前向醫生說明。
貼敷的時長要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和對藥膏的耐受程度分情況而定。如年富力強者對藥物耐受力通常較強,可貼3到4小時;老年人及體質較弱的患者可適當縮短時間;兒童皮膚嬌嫩,貼0.5到2小時甚至更短時間;個別對藥物特別敏感的患者以首次耐受時間作為參考。總的來說,貼敷的最佳時間為去藥后局部潮紅,有熱痛感,幾天后脫一層薄屑或有細小水泡,既達到治療目的,又無起大泡的痛苦。如貼后熱辣燒灼感明顯,皮膚不能耐受時可提前去藥。
貼敷后要注意不能著涼。要避免過度吹電風扇,避免在過冷的空調房中停留,更要避免空調冷風直接吹到貼敷部位。因為毛孔遇冷會收縮,影響藥物吸收。但室內溫度也不能太高,否則汗液分泌增多,影響藥物固定和療效。最好的方法就是待在陰涼的地方,或適當用電風扇微風吹吹。此外,貼敷期間也勿洗冷水澡,避免雨淋、露宿在外等寒冷因素。
貼敷后,皮膚局部出現水泡、水腫、瘙癢屬于正常現象,一般不會發生感染。但第一次貼敷時應觀察皮膚對藥物的反應,盡量不要讓皮膚出現水泡,以免影響第二次、第三次的治療。如出現小水泡,立即用礬冰液紗布濕敷,讓其自然吸收;若小水泡已破,可涂抹燙傷膏、京萬紅等。大水泡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放出泡液,涂爐甘石洗劑,使其干燥結痂,或用生肌玉紅膏薄涂于消毒敷料上蓋貼,日換藥1次,一般1周可愈。泡消失后方可洗澡。
一直以來,雖然市場上有出售成品的穴位敷貼膏藥,傳統的中醫醫院卻鮮少使用。因為選擇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貼,就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藥物鼓舞機體陽氣,預防冬病。而為了使藥效更好地滲透發散,敷貼藥物中常要使用生姜汁調和,同時還會加入適量麝香,這都要求藥物盡量新鮮,以保持藥效。市中醫醫院每年在開展貼敷治療的前一天熬制藥物,且因人而異,適當調整配方,正是出于這些考慮。
穴位貼敷療法治療范圍
1.兒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氣管炎、體虛易感冒等。
2.肺部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復感冒等。
3.風濕免疫性疾病:關節疼痛及肢體麻木。
4.慢性疼痛性疾病:頸椎病、腰腿痛、各類關節痛等。
5.脾胃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辨證屬于脾胃虛寒證。
6.婦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經、經行泄瀉、不孕癥等。
7.耳鼻喉疾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喉源性咳嗽、扁桃體和腺樣體肥大、神經性耳鳴。
8.男科疾病:男性不育、陽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
9.皮膚病:蕁麻疹、凍瘡、硬皮病等。
10.神經系統疾病:腦血管病恢復期、眩暈、頭痛、睡眠障礙等。
11.內分泌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各類并發癥,如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胃腸功能紊亂、伴呼吸系統疾病等。
12.陽虛型體質的亞健康人群。
市中醫醫院開展冬病夏治工作至今已22年,有規模的開展還是從2014年第一屆“冬病夏治”節開始,發展至今已是第九屆。今年市中醫醫院參與冬病夏治科室的服務電話:
治未病科:0561—3198129/18956190129/18956190976
肺病科:0561—3198028/18956190191/18956190192
康復科:0561—3198781/18956190126/18956180328
針灸科:0561—3193908/18956190179/13345608712
脾胃病科:0561—3198037/18956190118/18956190258
婦產科:0561—3198043/18956190189/18956190109
兒 科:0561—3198446/13856124480
皮膚科:0561—3198026/18356500551
名醫堂:0561-3031938/18365226397/19356156001/18056128321